傳統(tǒng)手工米粉的制作方法
點擊次數(shù): 更新時間:2020-8-17 8:35:33
上一條:河粉的吃法有哪些?
下一條:一個生產(chǎn)河粉致富的精準扶貧項目
傳統(tǒng)手工米粉的制作步驟:
1:選米,、洗凈,、浸泡
選用黏度較低的大米,米洗凈后,,放入大水槽中,,大概浸泡三到四小時左右。
2:磨米
米粒吸收水份軟化之后,,加少許的地下水,,用石磨磨成粉液狀,以前都是用古老石磨,,依靠人力或畜力推磨,,現(xiàn)在是用電動石磨。
3:擠壓
磨好的米漿倒入有許多毛細孔的棉布袋內(nèi),,扎緊袋口,,施加壓力以除去水份,,使米漿中的水份能完全排出,變成雪白塊狀的濕淀粉,。
4:揉碎,、攪拌
再用手捏碎,放進大桶中攪拌,,使它變得十分柔韌,。放置一天,再制成周圍約一尺,,高約七寸的粿粉團,。
5:蒸煮、攪拌,、掄米片
制好的粿粉團,,要放到蒸籠里蒸約半小時后,等大約七分熟后取出,。將蒸好的粿粉團放入攪拌機中,,放進輪粿機里反覆地壓碾,成為韌勁十足的米片,。
6:擠米粉成型
將米片卷成圓筒狀,,投入底部鑿滿了米粉孔的壓榨器中,壓擠成為絲絲縷縷的米粉,。
7:蒸煮
壓出來的米粉還沒有全熟,,還要再蒸或煮過才會全熟。
8:切米粉,、拆米粉
剛蒸出來的米粉,,要把這些米粉切成一段一段的。把切好的米粉一絲一絲的用手撕開來,,別讓它打結(jié),。
9:風干
把撕好一片片的米粉排掛在竹制架子上,,抬到屋外通風的地方吹干,。
傳統(tǒng)手工米粉做起來比較復雜耗時費力,現(xiàn)在機械化自動化取代了傳統(tǒng)方法,,使用一臺米粉機就能省時省力做好米粉了,。
米粉的吃法:
1. 頭一天晚上就用熱水將米粉泡上,到第二天早上粉就變成軟軟的了,,用來做原料剛剛好,。
2. 燒一鍋開水,放進濕粉開始煮,,三五分鐘后起鍋,。
3. 在煮好的粉里加入一些蔥和味精,。
4. 在米粉上澆上牛肉湯,即可食用,。